在线教育进课堂,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吗?
教育是立国之本,强国之基。教育始终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,越来越多的政策显示,在线教育走进课堂,那么在线教育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吗?
传统教育的两个痛点给了在线教育机会
1、教材结构
现行教材问题很多,最大的问题还是教材的结构,这种分科的教学法把很多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人为地给切断了。最明显的是物理与数学,其关联性很大。发现高一需要用到的数学原理却要等到高二再学,整个知识学习体系都不连续了、脱节了,所以这种知识结构是要重新优化和构建的。
2、教学方法
大部分学校老师是按照教材的章节备课、上课,然后布置作业,练习。这种学习方式应该转变为专题研究式的学习。设置一个专题研究任务,在研究的过程中间,自然地把知识梳理出来,做一个深度的学习。一次的专题研究就可以把很多知识一次性串联起来。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,更看重的是对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。
传统的教学,是先教后学。现在这个逻辑被重新反思。因为这里的问题就是,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其实是很盲目的,他们不知道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多少?接受速度有多快?所以,在课堂上就会出现各种进度的不匹配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倡导翻转课堂的原因了。
当前互联网教育没抓住要害
本身的缺陷
现在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产品设计,本身就是有缺陷的。为何?
他们都是把资源根据学科、章节一个个罗列好,就像一个原料仓库一样,可是学生一看,就没有想使用的欲望。太多资源集成类的在线教育产品,都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,也不是我们所定义的学习产品,而只是一个教师的辅助工具。这就是最大的问题。
在互联网时代,学习最大特征就是碎片化,学习的状态和意愿都是零零碎碎的产生。所以现在的在线教育产品都太大、太重。本来学生只是想看一个知识点的解释,结果你给他一个30页的PPT,那他还要自己去找,去挑。那他用一次就不会再打开了。因为凡是需要二次加工的东西,他绝对不会再用。这个是很多在线教育的产品没有意识到的,这一小点的差异可能就导致你的产品根本没人愿意用。
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有了变化,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,接触的信息源越来越多,如果课内的教学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,就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转向课外去寻求解决方法。所以在线教育的空间还是很大的。
在线教育的主阵地
课外辅导 VS 课内学习
在线教育的主阵地不是课外辅导,而是课内学习。
现在无数的在线学习的产品层出不穷,可以说已经到达白热化。但无论它的功能怎么设计,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,从整个教育体系来看,他们争夺的市场还是一个边缘市场。
所谓的边缘,不是从功能来讲,而是从学生时间的角度来讲。再好的产品,你争夺的终究是学生的学习时间。但学生的学习时间,百分之八十都是被老师控制的,是在校内度过的,所以几乎所有的在线产品争夺的都是学生的课外时间,学生课外时间本来就很有限,还要优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。
在线教育真正的主阵地,其实是课内学习。任何一个在线教育的产品,进到课内的最大难度就是,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或者工具,而是一旦进入,它改变的是老师的教学流程。所以这个产品必须要拥有对教学逻辑和学生行为特征的理解,产品才能进入课堂,才能与庞大且固化的体系顺利对接。
课内学习需解决的难点
1、资源的匹配及有效性
这个工作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来精挑细选,来仔细判断。老师要确定这个知识点出现在哪里,有什么上下关联。而且这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,要持续优化。
2、在线教育的互动功能的设计
课内学习产品互动性功能的如何设计,才能使它更适合在课堂内使用。要在课堂使用是有很高要求的,既要保证不对课堂造成干扰,也要让老师易于管理。
重新定义老师的角色
在这些问题的背后,实际上是整个教育产业链的重构,作为过去教育核心的“老师”,其作用也将发生变化。
1、大幅度降低讲授的占比
传统老师做三件事,备课、讲课、改卷子,基本上这三件事占据了老师90%的时间。未来这三件事情你可能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来做,甚至不需要你来做了。未来,老师需要做的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,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沟通,对学习状态进行诊断,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,等等。总之,一个核心就是,老师要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相处交流。
常规的课堂上,老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是没有什么沟通的时间,但是未来,讲授的职能慢慢被一个系统替代之后,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与学生深度沟通。
2、教学价值链的重构
现在整个的教学价值链都发生了变化。过去,老师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是知识的讲授,现在的这种价值慢慢被互联网背景下的某个系统或平台取代,那老师新的定位和价值就在于其他的方面了。
格子匠,新一代在线教育解决方案。帮助有教学资源/内容的机构和个人,搭建在线教育平台,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店铺。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、PC站同步搭建,覆盖全网流量入口,一站式解决推广传播、课程变现、时空限制、学员运营、升级门槛高五大痛点。想尝试在线教育创业的朋友可以在格子匠首页申请免费试用!